
你的位置:
首页>
健康教育>
【健康科普】津液不足太难受?艾灸 + 按摩+导引功,外治调养帮您轻松化解!
时间:2025-08-11 14:52:55 浏览量: 17次
秋天一到,秋燥便容易找上门,让人出现各种不适。别担心,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艾灸、穴位按摩和呬字导引功这三种外治调养方法,帮你摆脱秋燥困扰。
京骨穴、天枢穴
定位:京骨穴在足外侧,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;
天枢穴在腹部,脐中旁开2寸(约3横指)。
操作方法:将点燃的艾条置于离皮肤2~3厘米处,进行熏灸。每个穴位灸5~10分钟,1周灸2~3次。
功效:清热利湿,宁心安神。
定位:在下腹部,脐中下3寸,前正中线上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关元穴3~5分钟,以感觉酸胀为宜。
功效:温补肾阳,益精固本。
定位:在颈前区,胸骨上窝中央,前正中线上。
操作方法:用食指指腹按压天突穴2~3分钟,以感觉舒适为宜。
功效:祛除肺邪,润肺益气。
定位:鼻翼外缘约0.5寸、鼻唇沟中。
操作方法: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,有热感后,用拇指外侧沿鼻梁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约60次,以其发酸、发胀、发热为度。
功效:清热散风、祛燥润肺、宣通鼻窍。
做法
身体正坐,上下门牙对齐,留有狭缝,舌尖轻抵下齿,气从齿间呼出体外,口中轻吐“呬(发音同丝)”字音。与此同时,以两手撑地,弯曲背脊,再两手向上伸举三下,也可以两手握拳反向捶打背部,左右依次从下往上捶击各三下,最后闭目咽口水、上下牙齿相叩,收功。
功效
“呬”字诀与肺相应,口吐“呬”字具有泄出肺之浊气,锻炼呼吸功能,促进气血在肺内充分融合,以及与气体交换等作用。此功法只要勤加练习,长久坚持,就能起到养肺的成效。
这三种外治调养方法操作简单,效果显著,大家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尝试,让身体在秋季保持健康舒适。
来源:养生中国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