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发现没有,容易焦虑的人,大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——过度思虑。
他们总是在脑海中不停地翻腾各种念头:
“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住,能不能吃好?”
“最近感觉比较累,会不会是得了什么病?”
“刚才说的这句话对不对,他听了会不会有别的想法?”
“今天会议发言太紧张了,领导会不会觉得‘我不行’?”
……
以上这些都属于过度思虑,简单来说就是想得太多。
在中医看来,多虑、忧虑、焦虑都是过度思虑。而一想多,并不只是对我们造成情绪负担,更会影响健康。
中医认为,“思伤脾”,而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伤则气血不足,身体失于濡养。
且思虑最伤神,神伤易生恐惧,恐惧又伤肾,肾为先天之本,如此一来,过度思虑对身心的伤害极大,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这种情况呢?
说千道万,不如立刻动手。
接下来小郎中整理了4个方法,帮你把心里狂奔的念头“一键减速”。
简化情绪
生活中不仅有脑力劳动、体力劳动,还有一种叫“情绪劳动”。看着别人的生活,常常忍不住与自己相比较;想去做一件事,却又总是瞻前顾后、思虑太多……
当一个人被卷入情绪劳动中,就容易产生焦虑、忧惧等负能量。过多的负面情绪,会让你饱受精神困扰,使你心力交瘁,感到生活疲惫。
只有减少无谓的思虑,那些烦恼与痛苦才会随风而散。学会简化自己的情绪,放下漫无边际的焦虑,摒弃无用多余的想法,戒掉不切实际的比较。
情绪简单了,精神松弛下来,纵使生活有再多烦扰,你也能从容不迫地应对。
简化物欲
很多时候,人身边多余的物品愈多,内心就愈是无法安宁。因为过多的物品,只会让你精力分散,最终被欲望所累。
生活的本质,本就是删繁就简存真。不必用物品去填满人生,该扔则扔,该舍则舍。减掉不必要的欲望,摒弃不应有的贪念,对物质的追求简化了,内心会更丰盈充实。
学会整理纷杂的情绪,离开纷扰的圈子,舍弃过多的物欲,当一切都变得简单后,你的身心才会更自在。
常做腹式呼吸
“圣人之息以踵,众人之息以喉”实际上讲的就是古代圣人都十分注意呼吸。
通过正确的腹式呼吸,使自己的身体处于端庄、放松、挺直的状态,让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,感受清凉的气流吸入,温暖的气流呼出,在一呼一吸中释放心中的压力。
取立位、坐位或平卧位,两膝半屈,使腹肌放松。做缓慢而深的呼吸,吸气动作尽量慢,腹部凸出,持续3~5秒以上,至无法再吸气后再缓缓地呼气。
常按三穴位
神门穴
神门是心经上的一个穴位,位于手腕横纹的尺侧。找准穴位后,局部按摩5~10分钟,对缓解焦虑引起的失眠效果较好。
印堂穴
位于两眉头之间,是缓解焦虑、调节情绪的重要穴位之一。通过按摩印堂穴可以缓解头痛、失眠、心悸等症状,有助于改善情绪。
内关穴
位于前臂掌侧,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通过按摩内关穴可以调节心肺功能,缓解胸闷、心悸等症状。
来源:养生中国

